【被討厭的勇氣】幫助你了解真正的自由及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幫幸福理財教練 – Terry從原本的不喜歡與人交流、討厭過去脆弱的自己,更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而習慣去討好別人,以避免被他人討厭,到透過4-5年接觸《被討厭的勇氣》及練習教練技巧後,幫助自己:

  • 更了解別人及自己的心
  • 更知道該怎麼跟自己相處
  • 了解並接受自己的脆弱
  • 因而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幸福理財教練Terry這幾年的精華濃縮,更了解《被討厭的勇氣》如何實作吧!

 

|更多Terry教練的說書 :
1.  全新解讀《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結合佛學及教練,幫助你真正成為有錢人!
2.《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上篇-了解自己該看《被討厭的勇氣》還是《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被討厭的勇氣》不同於一般人的強人追求順序:進步前,先自由及幸福

幸福理財教練Terry在私房聽書夜的開頭,問了一個值得深思又有趣的問題:「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幸福』與『進步』,那你覺得要成為一個強人(阿德勒的心理學,就是幫助你成為一名強人的心理學),追求的順序是怎樣呢?」

一般來說,我們的思維是:先追求「進步」,我們就能獲得「幸福」,而後就能獲得「自由」。然而,根據阿德勒的主張,順序應該是最先追求「自由」、了解「幸福」,「進步」就會自然而然發生。

 

幸福理財教練說《被討厭的勇氣》給你聽

 

如何追求自由跟幸福呢?先從了解「目的論」開始

要如何做到呢?

這就要從阿德勒的核心主張 -目的論,開始說起。

相較於佛洛伊德主張的決定論-認為現在的結果都是因過去的事情導致,阿德勒更相信:無論過去發生什麼,都不是主要的原因,「現在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換言之,無論我們過去如何,我們都有改變的可能。

為了更方便理解,這裡有個關於酒鬼的小故事,便能體現阿德勒目的論的主張: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名酒鬼爸爸生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多年過去,兩名兄弟長大後,一名成了有名的企業家,一名則成了酒鬼。

當記者回頭詢問這對兄弟:「是什麼讓你成為了企業家/酒鬼?」
酒鬼哥哥回答:「因為我有一名酒鬼爸爸。」
企業家弟弟也回答:「因為我有一名酒鬼爸爸。」

 

由此可知,同樣的際遇,並不絕對產生同樣的結果;其中的差異,在於當事人如何選擇他的「目的」。

對酒鬼哥哥來說,他的目的可能是「持續地喝酒,過逍遙的生活」,而我有一個酒鬼爸爸,就是順理成章的理由;對企業家弟弟來說,目的是「脫離小時候生活,過上更富足的生活」,因此,酒鬼爸爸的經歷,反而成了他的動力來源。

然而,為什麼同樣的情境,卻會產生不同的目的?
究竟該如何做,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不再感到身不由己?

 

《被討厭的勇氣》獲得自由的關鍵

阿德勒相信自由的關鍵在於:獲得健康的心態、及自由的人際關係;亦即,你不會干涉別人的課題,而每個人也會照顧好自己的課題。

舉個例子:用心教學的老師教導學生,總會有種恨鐵不成鋼,覺得自己傾注全力為了學生好,卻總內心煎熬的想,為什麼學生不能好好學習呢?

這就是沒有做好課題分離的狀況,導致被特定情感與外力(FIRE小編覺得用「執著」會更好理解)驅使。

身為盡心盡力的老師可能會問:我是為學生好,怎麼會是執著或受外力驅使呢,我不是希望狀況變得更好嗎?到底該怎麼區分呢?

阿德勒也給出了幫助分辨「誰的課題」的方針。
當感到混淆時,可以透過釐清「是誰需要為了這件事情負責任?」來瞭解這是誰的課題,幫助自己重新獲得自由與幸福。

回到老師教學的舉例:老師傾盡全力的教學,希望學生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如果學生不好好學習,最後會由誰為不好好學習的後果負責呢?

在這裡,不難想像就是學生本人需為後果負責。
因此,「好好學習」的課題屬於學生,老師能做的,僅是盡力教學,盡可能將課程內容傳授給學生。
做好這樣的釐清後,就不會執著於改變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進而幫助你獲得自由,也能獲得平靜。

在此,FIRE小編想到一個箴言想跟你分享,也體現了這樣的智慧:

- 請賜與我寧靜,好讓我能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情
- 請賜與我勇氣,好讓我能改變,我能去改變的事情
- 請賜與我睿智,好讓我能區別,以上這兩者的不同

 

《被討厭的勇氣》關於幸福:比較出來的幸福,是低級的幸福

除了要做課題分離之外,做出健康的比較,也會大大的影響我們對自由及幸福的追求。

阿德勒一針見血的指出人們矛盾的行為:很多人總說要做自己(代表著自由),同時卻不自覺的與他人做比較,想要追求他人的認可,因此讓自己不自由、也不幸福。

 

健康的比較,不將事與人的價值做聯想

身而為人,「比較」確實是難以避免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用正確的心態,做健康的比較。那什麼是健康的比較呢?

舉個例子:我的籃球比別人厲害。

在健康的比較裡,我們比較的是技巧,也就是我們會認為我的籃球「技巧」比別人好一點;不健康的比較,卻會將籃球技巧衍伸到對人的價值肯定上-因為我的籃球比你好,所以我就比你更優越。

而這樣的說法,就是一群教練常在講的:「我很好、你不好」的狀態。這樣心態的背後,為的,就是透過這樣的比較獲得優越感;也有一個潛台詞是:我想要獲得幸福,那就要過得比大部分的人好。因此,不停地陷入與他人做外在比較的循環中,永遠無法趕到滿足。

 

|參考文章:什麼是教練?與心理諮商有什麼不同?是健身教練嗎?

 

然而,阿德勒認為:真正的幸福是找到你的獨特價值,並且持續的做出貢獻。

說書人,也是我們的幸福理財教練Terry舉例道:「相較於有的人以為幸福就是要為財務狀況設定一個具體的數字目標,和一名為在地居民服務、村民們只要有任何疑難雜症就會想到要找這名老村長諮詢的狀況相比,老村長透過為他人貢獻,從而感受到自我價值感,反而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讓我們一起透過《被討厭的勇氣》獲得自由與幸福

透過上面的解說,我們了解了…

  • 「目的論」幫助你了解你有改變的可能
  • 「課題分離」幫助你獲得自由且真正的做自己
  • 「真正的幸福來自於貢獻,而非比較」進而從執著及不滿足中解脫,也鼓起勇氣肯定自我、獲得幸福

最後,幸福理財教練Terry也提醒大家

「你活在當下嗎?幸福,從此刻開始!」

一旦你參透了《被討厭的勇氣》中心理學的觀點,你就會了解:人生沒有意義,至少大家對人生沒有既定的意義!看似消極的想法,但往另一面想,也代表著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自由、幸福人生。

而幸福的起點,就從了解的這一刻開始!

自我成長課程|私房聽書夜|合一富足學苑